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00小说网 www.00xiaoshuo.info,最快更新航海霸业之古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

    杨一清倒是豁达,虽然自己的经史方面非常擅长,也曾经历过十年寒窗苦读的历程,反倒劝说起老大人来,“谢公,这就是王爷所谓之‘进步’了,任何事情,都有此历程。隋文帝初设科举,天下以为不便,而至唐,则看出乃是有固社稷之大事!太祖初定天下,立设科举,也是为于国济材,但八股取士之弊,已渐渐突现,今日不变,将来必受其祸。毕竟,谢公也不愿意看到大明官员们一个个是只知读书的呆子罢!”

    谢迁大笑,“应宁怎么讥讽起老夫来了。”

    杨一清连忙拱手,“不敢。谢公乃大明文曲;谢家,三甲之门,父子俱在朝堂,令人称羡……”

    谢迁笑着打断了他的话,“应宁,不必如此,你我相交多年,老夫的为人你还不知道吗?怎么突然见外起来?”

    杨一清摇了摇头,“非也,今日谈论科举,乃是国之大事,不能不全力以赴,若是你我之间便有分歧,那么如何去说服朝堂上的同僚们呢?故而一清言语之间多有冲撞,还望谢公不要介意才是。”

    谢迁点了点头,脸上多了点正容,他一把抓住自己花白的胡须,“应宁,你说得极是!这科举制是祖宗成法,要想改它,必会引起朝野的震动。我们无论如何,也得先想好万全之策,否则交下同议之时,难免会令你我失措。”

    王守仁深以为然,众人商量了这科举制如何举措,如何改革,前后细节一一推敲,直议到晚上方才有了个条陈。

    敲门声忽然轻轻地响起。

    “是谁?”王守仁威严地问道。

    “老奴严亮。”

    “是严公公啊,进来吧。”这位严亮是武定王派给他的宫中太监,原先是服伺娘娘的,为人忠贞实在,所以被调了过来,王守仁对他也一直很满意。

    严亮先向众人大人揖首作礼,众人都连忙起身回礼,不敢怠慢,严亮这才微笑着一拜,“老爷,今儿议事已经大大超过时辰了,老奴早已命人备好晚膳,是否立即就传?”

    众人也都知道武定王爱护王守仁的事迹,心里羡慕,便都异口同声地相劝起来。王守仁笑了,“这却有劳严公公了。”

    “哪里,这是老奴的本分。”严亮倒退着走了两步,刚刚走到门口,忽然又一拍额头,“瞧老奴这记性!禀老爷,刚刚副帅成将军派人送来信函一封,是否马上过目?”

    王守仁“咦”了一声,忙道:“对对,快快取上来,可能是北方的战报!”

    在陕西一路攻势乏力,他的心腹伍文定小挫以后,王守仁对北方战情的关注程度大大增加。尤其伍军方面的情报,他要求每日见呈。

    众人也都知道王相和伍文定的关系,当初宁王起事,就是王守仁和伍文定二人配合默契,三十五天的功夫,就破了叛军,应该算这两人都有军略之才,不料西北方面大明边将如此骁勇,除了出了个大名远播的江彬以外,还有梁震、周尚文、李元进等,都在此次大会战中展露头角,看上去大明北方政府还远远未到现在朝廷里盛传的“气数已尽”的地步。

    军情紧急,严公公也就没有刻意要求王丞相立刻用膳。

    不过众人都应邀移驾到相府西院客厅之中,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了一桌。

    一边有小太监递上了那封成奉写来的信函,王守仁毫不客气,展开细看。

    半晌,他眉头皱起,微微叹息了一声,将信函转给费宏,随即几人轮流传看。原来,就在最近,边军突然发动,周尚文率领轻骑突袭河南,劫掠了许泰军的粮草,又斩杀了许军一员裨将;此后他在许泰和伍文定的联合追剿下,周旋连战十多场,场场以少胜多,两军累积伤亡已达400多人,而周尚文军损失不过几十人。此外,周尚文不但把战线拉进河南,还使得身在陕西的梁震可以放心大胆地兵逼潼关,一日三警,不但抢到了维护自家生存的粮食,还一把火把伍军秘密屯粮烧了大半,气得伍文定得报后脸都歪了。

    成奉以为,现在各路进军都比较顺利,只有陕西一路出现问题,应该集中全力对付之,不然以陕西的抵抗成果,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地方陆续采用。杨廷和也不是容易对付的,他肯定会把周尚文等人更好地利用起来,那时候除了在南方召集千军万马踏平北方,就更加没有别的出路了。

    看完信后,杨一清首先开口,“伯安,闻说王爷此前颇以神机营之能,装备各卫所、大营火铳,自成一军,并且此物之犀利超乎寻常,若是派遣火铳大军接应时泰兄,应该能挽回陕西的局面吧!”

    王守仁对火铳也不是很清楚,闻言摆手不语,史兰峤见状连忙报告,“禀丞相、大学士,王爷这火铳军的确备了不少,但现在这些军队大抵都在海上,东征倭国去了!眼下还有火铳装备的,也只有上直诸卫、京师守备大营等几部了,这些人恐怕是不能轻易动用的。”

    谢迁一拍手掌,“招啊,日本国可不比北方战场要紧,调集诸部回师应援,应该能解北方危机。”

    王守仁不禁轻轻摇了摇头,“谢公,非是伯安泼你的冷水,这件事早已有人问过王爷,但他却坚决地反对了。比起贫脊寒冷的北方,日本更适合我大明此后的发展,难道谢公不知道近来松江、麻湾等港口的税额数字吗?”

    谢迁当然不会不知道。

    他吃惊地拈须良久,这才看了一眼史兰峤,“难道,那几笔吓煞人的银两进项,竟然是对日贸易的往来数字吗?”

    王守仁哈哈大笑,“我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奢侈品,都是倭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自东征以来,随军名录里数十支大商团才是令国人称羡的啊!苏州恭和记此次派船五十余艘,满载货物,前后几十日功夫,便得白银七十万两(约25吨)。此外,他换得的倭奴也装满了五条大船,现正于松江卫贩售。听说还有一件得意的事,唐伯虎的两位如夫人也跟随王爷海舶东渡日本,取出其夫之画贩售,闻说此事,倭人兴奋已极,其王家公卿竟然纷纷前来排队等候,至售画之日又人人争先,竟至大打出手,据说当天在混战中就被打伤秩五品以上数十人,其《春河垂钓图卷》居然以1500两黄金成交!”

    众人都瞪大了眼睛,谢迁倒抽一口凉气,不住地摸着胡须,“老夫听得都有些妒意了!1500两金!”

    史兰峤见这老头搞怪,干脆再装傻地劝说了一句,“谢公莫急,这字画艺术品都属于奢侈之物,税额尤高,这1500两金需纳3成5的税款,也就是525两金!”

    众人都愣了一下,随即面面相觑,爆发出一阵大笑。

    “生财有道,生财有道啊!”谢迁一面擦拭着笑出的老泪,一面喃喃地自语着。

    费宏也不住赞许,“王爷为国敛金,其心足堪称伟。”

    杨一清点头,“无有王爷,真不知我大明将陷入何等之境地,皇上他……”

    说到这里,杨一清悚然心惊,连忙缄口,王守仁饶有深意地朝他一笑,举杯相敬,“来来来,喝酒、喝酒!各位,我们继续说西边的事儿。从日撤兵恐于国运不合,不能妄断,至于调火器营援救陕西,我窃以为可。为今之计,还是得由兰峤牵头,拿出一部分税款购买火器军备,再加紧招募新兵,入五军营整训,前次成建威和我商议,说从孝陵东去15里,增开麒麟门校军场,属五军营,我意未决;眼下看来,北伐之事虽不致伤筋动骨,必然也是一场旷日经年的大战事,我欲由相府拨款,交工部督办,限期修好,权当卖他个人情!各位以为何如?”

    “愚以为可,麒麟门附近有上好水源,良田万顷可足军用,离京师又近,车马一日可达,粮草方面绝无问题。”费宏缓缓说道。

    “东面两三日可到丹阳,是处都引种了占城双季稻,年年丰足,建议可在丹阳以西小李庄再起修粮库一座,京师附近现有兵马已逾50万人,分散就食也是于朝廷大有好处的事情。”杨一清也跟着说了几句,众人闻言都纷纷点头。

    王守仁很高兴,“如此,就照此办了!”

    谢迁见丞相的脸上不一会儿又浮现出忧色,知道他还是很为西北的战情担忧,历来国家动荡内乱之时,政治便最为可怕,虽然现在南方占据很大优势,但万一杨廷和等人孤注一掷,利用周尚文等超强的统御能力督率大军,如朱棣奔袭南京一般,那么成奉能否抵挡得了?南京城会否如121年前一样,成为杨廷和挟持伪嘉靖帝施展恐怖政策的地方?

    当初,朱棣起兵之后,他是孤立无援的,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叛逆。

    可是,最终他竟然夺得了天下!

    由此而推断,现在更不能不令人担忧了,因为大明国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边境,当年边军号称百万之师,现在各边镇戍所、分守道、分巡道、兵备道所管理的边军规模,至少也有七、八十万!

    加上北京一向驻军几十万,北方各地的兵地总和,是南方两倍还多!

    若不是武定王担任元帅,总领军政,估计别人遇上这种情况只有投降的份儿,更别说现在这样气势汹汹,打压得北方喘不过气来了。

    谢迁缓缓叹息了一声,“伯安,成建威原本打算从山东入京,而今却亲领大军赴陕,这未必是个好消息呀。”

    王守仁点了点头,“北方英才倍出,先是张明武,后有周尚文,这些将领无不是冠绝三军的智武之士,非常棘手。”

    “成建威以副帅之资,被逼北上征讨,对手又远非名将,真是大掉我军之颜面哪!”

    “谢公何出此言?”费宏微笑起来,“周尚文用兵诡谲难测,又数战皆胜,天下震动,已可称名将矣!”

    “除成奉外,尚有何人可以为将抵挡彦章(周尚文字)?”王守仁问道。

    “上护军马永。”

    “上直卫指挥佥事韩戎。”

    “帅府上将军刘荣云。”

    杨一清忽然呵呵地笑起来。

    众人都奇怪地看着他,杨一清向王守仁等拱了拱手,从容地道:“各位所说的,若非老朽无力,就是正在疆场厮杀不能脱身者,无甚大用!以应宁看来,抵御周、梁之辈,不需一兵一卒,即可见效!”

    王守仁大喜,“应宁有话说来!”

    杨一清不慌不忙地拿起一支筷子来,指点着桌上的一盘菜式,“杨廷和一意孤行,强废帝、后,拥立伪王,独掌大权,这已犯尽了人臣之大忌!此人虽聪捷有才,却素盲于军事。各位大人,要铲除此人,易尔!马天锡提兵数万自山东徐徐北上,诸部会同雄师二三十万齐齐入京,杨党敢不拱手相让?但要说恢复大明江山社稷万年安定,则必先攘边,周尚文、梁震等,名振西陲,但也不过一介看不清形势的杨党门徒而已!应宁以为,对周尚文等,不但不要出力征剿,还要全力予其方便,给他连番大胜的机会!而除重兵防备以外,其余各部都要往北佯动,作出不顾一切拿下北京的态势!再配合以离间之计,我想周尚文等不难归服。”

    杨一清的意思,王守仁立刻明白了。

    从情报上看,杨廷和比较固执,而周尚文则比较傲慢,现在南方兵力不多,要想在陕西局部造成非常大的兵力优势,不可能。那么,到底是将所有的力量放在西北,还是直取北京,这就是一个大问题。

    从战略上考虑,武定王早已定好了北伐的基调,那就是不允许一寸土地被靼鞑等民族借此掠夺,那么,定边也就成了必然的行动。关键是周尚文等人实在难缠,成奉这支战略性的力量,如今也不得不北移支援伍文定了,这样对整体的战略规划不能不说是个打击。

    可是,如果不纠缠于陕西,直逼京师,若周梁等辈突然从侧翼袭击,恐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也许会造成崩溃也未必。

    于是,杨一清想到的计划就是重兵合围,给予周梁等充分的表演空间,山东、河南各地再组织大军佯攻北京,让杨廷和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下。这样,杨廷和为了朝廷的安全,必然会要求周尚文等率兵援救可问题是他们飞都飞不过来!而北方的另一位名将张明武,则被马永牢牢地盯死在山东战场上,现在,间谍发挥作用的时候到了!

    周尚文桀傲不驯,已经得罪了不少文官,别忘了现在杨廷和政府还是沿用祖宗成法,以文官督军。如果按杨一清的法子做,买通内奸不停地朝杨廷和耳边释放“周尚文以功大自傲”、“不听调遣”、“欲立某王后裔谋反”的信息,很难想像杨廷和这个阴险的政治家会干出点什么来。

    到了那时候……哼哼!

    王守仁哈哈大笑,“应宁兄不愧楚之三杰!如今东阳、大夏都已不在了,楚中唯有应宁兄堪执牛耳!”

    杨一清连忙起身,略带惭愧地行礼,“应宁不敢,此谬赞尔!”

    王守仁原本就是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得到杨一清的提醒之后,*中顿时有了不少“韬略”,好言嘉奖了对方几句后,他轻轻弹着桌面,似是微笑又似是沉吟地望向厅堂上的一副“明月松间琴鹤相闻”的图画,“让商人借售卖粮草到北方,给介夫兄带点意外的消息好了,就说周尚文连番大胜,志得意满,准备向朝廷索要‘五军大都督’职和定国公的爵位,若不然就要还兵甘肃,不听都司调遣了……”

    看到丞相开了这么个头,这几个政客那还不“毒”思泉涌啊?立刻举一反三地说道起来,唯一没有献什么计策的史兰峤先生,听到这些堪称经典的计谋之时,不禁鸡皮疙瘩一颗颗如雨后春笋般发起,浑身汗毛倒竖,看着一屋子笑语盈盈的人,不禁肚里哀叹:还以为自己能跟他们平起平坐了呢……幸好没有平起平坐呀……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