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00小说网 www.00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第一百六十二章

    馒头出锅时, 杨二奶奶端着大蒸笼快步来到堂屋,将其放在桌上, 手里的抹布都发烫了。

    后面是孙母端着一大盆凉茶, 杨大奶奶也跟在后面,她端着几个碗呢。

    “大嫂,都说了我来, 你歇着, ”杨二奶奶过去接过碗放好道。

    “怎么,嫌我老?”

    杨大奶奶哼了一声。

    “怎么敢哟, ”孙母哈哈一笑, 把竹篮拿过来, 她要去给孙桂芳他们送凉茶, 顺带让他们回来吃午饭了。

    孙桂芳和杨继西见她提着篮子过来, 便让她在边上站着别过去, 他们过去。

    喝了凉茶后,孙桂芳对孙母道,“我们还有十几分钟, 您先回去吧。”

    “十几分钟我就等着呗, 反正也没啥事儿不是, ”孙母笑道。

    “成, 那您去那边阴凉点的地方等, 别晒着了,”杨继西看了看太阳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 ”孙母笑眯眯地应着。

    杨继西他们重新拿起锄头去勾石子儿啥的时, 赵五就羡慕道, “瞧瞧你们,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 爹娘爸妈都围着你们转悠,多幸福啊。”

    “确实幸福,”杨继西咧嘴一笑,“没办法,我们家的老人精神好,干活儿也利索,整个闲不下来的。”

    “真好,”吴和国也有些羡慕,吴大爷爷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十几分钟后,队长让大伙儿先回家吃饭,下午三点再来,毕竟太阳有些大。

    杨继西他们回到家,便瞧见桌上的大馒头,这个天馒头冷得慢,这会儿吃上刚刚好。

    杨大奶奶和杨继康他们也在这边吃的,石头的大儿子叫阿伟,他乖巧地坐在杨大奶奶身旁,抱着一个大馒头啃着。

    “喝点洋柿子蛋汤,”见他干巴巴地吃着,孙桂芳准备给他碗里舀了点西红柿蛋汤。

    “桂芳姥姥我不喝这个,我喜欢吃干的,”阿伟赶忙移开了自己的小碗。

    杨继康笑了笑,“他就喜欢吃干的,不用管他。”

    “这样啊,”孙桂芳笑了笑,自己喝了口汤后道,“现在的小娃娃好些都不爱喝汤,喜欢喝水。”

    “还喜欢喝汽水,我也喜欢,”杨二奶奶想到汽水的味道,“咱们家还有一箱放着是吧?待会儿我拿出来一人一瓶。”

    “就是冰柜在铺子上,不然咱们也能吃冰汽水了,”孙母有些遗憾。

    话音刚落就被杨大奶奶瞪了一眼,“还吃冰的呢?团团走的时候可叮嘱我,瞧见你们喝冰水就记下来,等她回来就告诉她。”

    “这也不能怪咱们,今年多热啊,”杨大奶奶辩解着,“这都九月了吧?咋还和七八月差不多。”

    “今年是比去年热,”杨继西说,“不过还是少吃冰的,做点凉糕吃可以,太冰的就算了。”

    “那咱们下午就做凉糕,阿伟,你喜欢吃红糖的还是白糖的?”

    “红糖的好吃,”阿伟说道。

    这小子虎头虎脑的,和石头小时候像得很,杨继西摸了摸他的脑袋,“真乖。”

    水泥路在十月中旬的时候铺好了,接着就是村里的水泥路,杨继西他们都是给了钱的,等村里的路也平整后,好些人家都买了车,自行车居多,但也有买摩托车或者是三轮车的。

    赵五甚至还做起了摩托车生意,赶集日时就在镇上等着拉人,别说,还挺赚钱。

    “三道沟那边的路虽然通了,可他们那路远啊,这几个队里,就他们那的车费贵一点,”这天赵五和杨继西在村口小桥下说话,“我也愿意跑那边,不过老人也多,他们上车的时候我开得就很慢,怕吹着了回家着凉。”

    “老人吹风了确实容易生病,得仔细点,”杨继西是过来捡石子的,他发现之前柴房那地方还是不怎么平整,所以想着弄点石子回去铺一下。

    赵五点头,刚要说话,就见一个高大的男人背着个大背包,笑眯眯地站在桥边,垂头看向他们这里。

    “继西,”赵五揉了揉眼睛,“我这老眼瞧不真切,那是不是你大舅子?”

    杨继西直起身看过去,好家伙,可不就是孙大哥!

    “大哥!”

    杨继西也不捡石头了,提上背篓跟赵五道了别,便三两下从旁边的小路到了桥边,“你自己回来的?”

    孙大哥笑着点头,“这不是提前退休了,回来养老吗?”

    “咋回事?”

    杨继西吓一跳,赶紧看了看孙大哥身上有没有伤,一般来说他们这种如果没有犯错或者是身体受到啥伤害,是不会提前退休的。

    “没事儿,老毛病了,”孙大哥看了眼他手里提着的背篓,“捡石子干啥?”

    “捡着玩儿的,大哥咱们回家去,爸他们在镇上你知道吧?”

    “知道,我瞧了他们的,先来村里住几天,然后我再去那边陪他们,”孙大哥笑道。

    二人有说有笑地回了家,杨二奶奶和孙母正在给杨大奶奶洗头,杨继康要给她洗,她不愿意,于是杨大奶奶她们就来帮忙,孙桂芳则是在家炖鸡。

    杨继西和孙大哥回到家时,把她们惊喜坏了,一个个围着孙大哥说话。

    得知孙大哥是早年出任务时留下的一些老毛病,医生建议他多休养,所以才得以提前退休,孙大嫂让他回老家养身体,等枣子高考结束后,她也过来陪他。

    孙母听得心疼极了,她轻轻地打了一下孙大哥的手臂,“你说你吧,一直报喜不报忧……”

    “妈,没事儿,我好着呢,”孙大哥赶忙安抚着,“这些年一直是继西他们照顾你和爸,我们啥也没做,心里过意不去,我回来还能孝顺你们,就是我们老家的房子要不要修修?”

    “修啥啊,”杨二奶奶立马拉住孙母的手,瞪着孙大哥,“你想把我们老姐妹分开啊?我告诉你门儿都没有!”

    孙桂芳笑道,“大哥,就在咱们院子住下呗,我们正想把老房子和这边的房子全部拆了重修成大平院子,这房间可多着呢,不住浪费了。”

    “就是啊大哥,别提回去修房子的事儿,偶尔回去看看瞧瞧那是行的,要住,还是咱们住在一起,有照应不说,还热闹。”

    杨继西也道。

    “行吧,”孙大哥见杨二奶奶一脸不高兴地看着自己,孙母也笑眯眯地拉着杨二奶奶的手,又想起孙父和杨二爷爷的关系也非常不错,便知道他们这几年的相处是非常好的,“那我就打搅了。”

    “说什么打搅的话,都是一家人,”杨继西起身去看锅里的鸡,见炖得差不多了后,全部装在盆里,接着又煮了肉。

    老堂屋这边的房子是杨二奶奶他们日子好起来以后修建的,现在也这么多年了,属于危房,嫣嫣和团团早就建议把房子推了重新盖。

    左右路也好走了,现在买砖也容易,于是孙大哥和杨继西就开始着手修房的事儿,他们则是暂时住进了杨继康家。

    团团放寒假回来的时候,便瞧见新院墙,一进门就瞧见一排新房子立着,房子外面还贴了瓷砖,瞧着好看得很。

    大堂屋在以前小菜地那,有了东厢房和西厢房,房间一共八间,还有库房、灶房以及猪圈等,院子还是那么大。

    “好家伙,你们都没跟我说,这是给我的惊喜?”

    团团问。

    孙大哥笑道,“那当然了,快去看看你的房间。”

    团团嘿嘿一笑,丢下包就往房里走,她的房间很大,布置得也很好,都是孙桂芳她们跟着她的喜好布置的,再看旁边的屋子,那是嫣嫣的,也是她的喜好,瞧里面的东西,嫣嫣是回来住过的。

    孙大哥每天早上还是起来得很早,在村子里跑两圈,然后去梨林还有桃林那边喂鸡,喂狗,回来还打两套军拳,可以说生活非常规律而充实了。

    现在团团一回来,团团也跟着加入了,她也不是跟风,而是在学校的时候,基本就是这样过的。

    嫣嫣工作告了一段落后,带着对象回来过年,见团团黑了不少,也知道她在学校没有放松课程了。

    孙玉兰得知孙大哥回家养身体后,今年过年也带着丈夫和儿子回来了。

    “等我退休了,我也回来住。”

    秦远一边烤鱼一边对一旁的孙大哥说。

    “成啊,咱们还能一起钓鱼,”孙大哥笑。

    秦远的父母身体还很康健,目前是跟着他大哥一家过日子,本来是单独过的,可秦大哥离婚了,所以得去帮着看小孙女啥的。

    看着旁边坐着的一大堆人,秦远也笑,“是啊,还能帮着姐夫捡鸡蛋,摘梨子和桃子。”

    “还有采茶,开春后就要开始了,”孙大哥笑眯眯地了喝一口热啤,“你别看继西他们在农家,这一天天的还忙得很。”

    秦远点头,确实很忙。

    杨继西正在给外甥们烤蜂蜜兔子,“我第一次吃这个蜂蜜兔子的时候,是我一个好兄弟送来的蜂蜜,那时候蜂蜜可是稀罕东西,我那兄弟二话没说就拿来不少,他自己也不怎么吃,全给我们了。”

    “舅舅,你那好兄弟我们见过吗?”

    杨继燕的儿子问道。

    “你们见过的,但应该忘记人了,就你们嫣嫣妹妹满月酒的时候,我那兄弟就来了,他叫杨文清。”

    听到这个,团团凑过来道,“文清叔叔是不是又放你们鸽子了?”

    “可不,”杨继西非常愤怒,“说好趁着你暑假的时候来看我们的,结果这老小子说啥一行人去国外找灵感,不来了。”

    “习惯就好,”嫣嫣忍着笑。

    孙玉兰听到杨文清的名字也笑了笑,都活了大半辈子了,早年间的事儿,也随着岁月释怀,如今闻言就像是老朋友一般。

    杨幺妹给孙女剥核桃,她的儿媳妇苗苗脸色不是很好地坐在一旁,平安看了她几眼,苗苗抿紧唇没说话。

    “你要是不乐意回来,就回你娘家去过年吧,不要影响别人的心情,”杨幺妹头也不抬地说道。

    苗苗闻言连忙道,“不是的妈,我只是和孩子爸吵了几句。”

    杨幺妹抬起头看了看她,见她一脸着急地解释,声音也软了几分,“他欺负你你尽管说,我打不死他也能骂。”

    苗苗扑哧一笑,帮着一起剥核桃,“妈,我以后和娘家那边不会多联系了,他们一心想着我给弟弟出钱买房,一点都不在乎我,我的心也死了。”

    其实就是平安故意说自己失业了,还炒股失败,苗苗娘家一听这话,直接跟回去借钱的苗苗断了亲,说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借钱没有,这爹妈也别认了。

    苗苗还生了一场大病,一直是平安照顾她,苗苗幡然醒悟,明白自己一直是娘家人的提款机,于是也就随了那边的愿,不再联系,还换了小灵通。

    “我只想你好好爱自己,别总顾着别人,不把自己当回事,那可不行。”

    杨幺妹说。

    “嗯,”苗苗使劲儿点头。

    平安再次过来时,端着两个盘子,里面是杨继西烤的蜂蜜兔,一盘子给杨幺妹,另一个盘子给苗苗。

    “吃吧。”

    苗苗闻言看了眼别扭的平安,“你下次再和我争论,我还生你气。”

    平安想翻白眼,被杨幺妹瞪了一眼,只能应着,“成。”

    然后他抱起闺女就去那边吃烤鱼了,闺女爱吃烤鱼,不爱吃兔子。

    狗蛋带着小悦也在这边烤东西吃,小悦的眼睛还有些红,孙桂芳给她倒了一杯蜂蜜水,小悦小声道了谢。

    “又说你了?”

    孙桂芳问。

    小悦嗯了一声,狗蛋一边撒孜然一边道,“生不生孩子是我们之间的事儿,我妈老想管我们,我看是毛蛋不够努力,一个孩子还不够她带呢?”

    “这话你跟毛蛋说去,”石头笑道,“我前不久和他吃了饭,这家伙每天都乐滋滋的,最近迷上了淘古,走哪里都要瞧一瞧。”

    “他日子是真的好,”团团一边吃烤翅一边道,“嫂子也愿意宠着他。”

    锁子正烤着鸡翅呢,闻言立马道,“我也宠着你。”

    张家把他赶到这边过年,让他没事儿别回家。

    “走开走开,”团团嫌弃地挥了挥手。

    锁子把烤好的鸡翅一递过来,团团立马笑道,“那就暂时靠过来一点吧。”

    年轻人也有年轻的烦恼,这边的长辈也有他们的烦恼,比如杨二爷爷,吃得正高兴呢,忽然捂住嘴,然后吐出一颗牙。

    “我唯一的大牙没了,”杨二爷爷一脸苦恼。

    “我早就没了,”孙父安抚着,“还不是一样吃。”

    “等过了年,我带你们去安假牙,”孙大哥说。

    “假牙?那贵的哟,”杨二奶奶摇头。

    “安了以后就能吃更多好吃的了,”杨继西诱惑道。

    杨二奶奶不争气地咽了咽口水,“那冰棍……”

    “想得美啊,”耳朵尖的团团立马凑过来,“老太太想啥呢?你这种危险的想法请立马舍弃掉!”

    “法西斯啊你,”杨二奶奶嘀咕一声。

    “奶奶?”

    团团盯着她。

    杨二奶奶立马露出笑,“好好好,都听你的。”

    这变脸速度,让二姐夫笑得嘎嘎的。

    大伙儿一下就被二姐夫的笑声给逗笑了。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坐在堂屋,听着那边的欢笑声,二人不是不羡慕,可他们去了也没啥话说,瞧着幺妹对二哥他们的好,自己也怄气。

    杨老婆子又在重复那话了,“早知道就不把继西过继给他们了,这好日子就是咱们的。”

    “谁知道那小子命这么好呢?”

    杨老汉叹气。

    于大过来买鸡过年,团团拉着锁子去梨林那边给于大选鸡,于大买得也多,四只鸡呢。

    “于伯伯,今年怎么买这么多啊?”

    团团问道。

    于大笑眯眯地说道:“这不是你于大哥和于二哥都要回家过年吗?那两大家子的人呢,四只鸡我都怕不够吃。”

    “那再来两只?”

    “再来一只吧,”于大想了想后道。

    锁子见他选了鸡后,眼疾手快地逮住一只,麻利捆好称重,然后递给他。

    “小伙子不错,”于大打量了锁子一番,“是你哪个表哥啊?”

    杨继春四姐妹的孩子他认不全。

    “这是我对象,”团团大方介绍道,“不是我表哥。”

    “对象啊?好好好,”于大连连点头,“干活儿这利索,你爸妈以后也少干点了。”

    “是啊,”锁子露出一口大白牙,“我会经常回来帮忙的。”

    “好好好,”于大背着鸡离开了。

    团团带着锁子去看葱头。

    葱头的坟包越来越小了,她跟锁子说了许多葱头的趣事儿,一直到风越来越大,二人才回家。

    今年过年大堂屋坐满了人,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也格外热闹,杨继西心里高兴,喝了两杯酒,孙桂芳比他喝得还要多一点,这会儿坐在炭火旁边傻愣愣地。

    杨继西凑过去看了看,“喝醉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